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《再塑生命人》教案范本,供大家参考。
《再塑生命的人》教学方案
1课时
【教学目标】
1.了解海伦·凯勒的人生经历,感悟海伦·凯勒克服困难的不易和坚持学习的热情。
2.继续学习默读的方法,整体把握文章内容。
3.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,体会她强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。
【教学重点】
1.继续学习默读的方法,整体把握文章内容。
2.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,体会她强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。
【教学难点】
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,体会她强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课程导入
观看《千手观音》视频,想一想这表演着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?是什么让他们完成了如此精彩的一次表演?(请同学回答)
这些表演者其实是聋哑人,他们通过无数次练习,力求完美,在耐心而有高超技巧的导演指导下,完成了如此一场视听盛宴。
设计意图:观看《千手观音》视频,感受聋哑人通过无数次的练习,坚持不懈,力求完美,在艺术节目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。并引导学生们联想到今天课文的主人公聋哑人海伦凯勒。
二、检测生词
请两个同学上来完成生词测试小游戏,看谁点的又快又准。(提醒计分员加分)
班级一起朗读生词。
开小火车让同学上来完成“成语火箭”。(提醒计分员加分)
设计意图:了解熟悉课文内容,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。
游戏环节
用手“听”话
请同学上台,老师在学生手上写字,让学生感受是否能辨别出来。(内容可以是简单的汉子和数字,第一遍可以写慢一点,后面写快一点。)
设计意图:让学生感受到莎莉文老师教学技术的高超,灵活,才能让海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与常人一样学习知识。海伦对于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也让她成功克服困难,积累知识。
(二)合作探究
1.探究任务
读了本文,你认为莎莉文是怎么样一个老师?海伦又是怎么样一个学生?
2.探究方法
(1)自由默读课文,勾画出体现莎莉文老师的“教育”的词句。
(2)小组讨论交流:根据勾画的词句,想象每个场景,体会莎莉文老师的言行对“我”的影响和产生的作用。随文批注,记录讨论要点和结论。
(3)小组结合以上分析,概括莎莉文老师的形象。
(4)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结论,全班一起交流。
3.成果展示
(联系原文说说自己的想法,言之有理即可)
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学生、讲究教育方法、循循善诱、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。海伦是一个聪明、好学、坚毅而又感情丰富、热爱生活的女孩。
设计意图:自读、勾画莎莉文老师教育过程和事件,感受莎莉文老师的形象和高超的教育艺术。
(三)探究课文标题
谈谈你对课文题目“再塑生命的人”的理解?(为什么海伦·凯勒称莎莉文老师是“再塑生命的人”?)
字面上:重新塑造生命、重新获得生命。
深层意义:文中指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,“我”的灵魂被唤醒,再次拥有了“光明、希望、快乐和自由”。
情感上: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,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。
五、课堂小结
这节课我们通过莎莉文老师教育“我”的一些事件,感受到莎莉文老师的爱心、耐心、慧心,也感受到其高超的教育艺术。
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,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,但也是她的主观努力的结果。海伦·凯勒用自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昭示了残疾人的尊严,她是残疾人的榜样。
请大家列举古今中外一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事例。
老师进行补充:贝多芬,斯蒂芬·威廉·霍金,史铁生,瞎子阿炳(结合视频)
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:人最宝贵的是生命。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。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:回忆往事,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;
临终之际,他能够说:“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,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——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。”
——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
六、布置作业
1.摘抄今天的名人事例,之后可以用于作文写作。
2.课外阅读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或者《海伦•凯勒自传》,并且进行好词好句摘抄,可以打印。
【板书设计】
再塑生命的人
海伦·凯勒
再塑生命
莎莉文老师海伦凯勒
爱心,耐心,高超的教育技术刻苦,认真,坚持不懈的认真学习